痰培养采集与送检
下呼吸道感染是指喉部以下包括气管、支气管及各级小气道在内的呼吸系统感染,较为直接的病原学检查是留取患者痰液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此找到致病菌,并根据药敏结果指导抗生素使用。痰液培养取材方便,因此成为临床最常用的病原学检查方法之一。不过看似简便的痰培养在取材、送检方面都有其不可忽视的问题,可直接影响检验结果及医生对病情的判断。
标本采集与送检
一般患者晨起饭前取痰为佳,具体方法为首先彻底清理口腔,可用清水漱口,有假牙者需摘下,然后用力深咳,尽量将呼吸道深部的痰咳出并直接吐入专用的痰液采集器内,保证容器在使用前是无菌、密闭、干燥的,收取痰液后应拧紧,立即送检,室温下不超过2小时为佳,若无条件送检,应于4℃冰箱内保存并于24小时内处理。非住院患者应注意,留取痰液前应禁食1小时,避免口腔食物残渣污染痰液。注意应尽可能多的留取痰液,至少1ml,为使稀释痰液,可建议患者于检查前夜适量多饮水,有条件者可雾化治疗均可使痰液易于排出。对于气管插管患者,应于无菌吸痰管吸取气道深部痰液。对于急性感染,通常只送1次,但怀疑真菌、分枝杆菌、卡氏肺孢子菌感染或有病情变化者,应连续3次送检晨痰。
痰标本留取流程
护士交给患者标有患者姓名、采集时间的痰盒和留痰宣传折页,并确保患者理解痰检的重要性,示范并指导患者掌握从肺部深处咳痰的方法,现场留取即时痰标本(留痰地点应符合感染控制要求)。
正确留痰方法如下:
(1) 留痰前清水漱口,不要用牙膏等清洁剂清洁口腔
(2) 深呼吸 2~3 次,每次都用力呼气
(3) 发自胸腔进行深咳
(4) 痰盒接在唇下,小心把痰吐到痰盒中
(5) 对胸片显示为疑似肺结核患者如仍无痰咳出,可用雾化诱导痰技术进行留痰;
(6) 护士对患者留取的即时痰标本进行初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