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园地  > 健康生活
健康科普】2024世界慢阻肺日:了解您的肺功能
作者:本站 时间:2024-11-20 10:43 阅读:835

image.png

2024年11月20日是第23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是“了解您的肺功能”。

该主题由全球慢阻肺倡议组织(GOLD)发起,旨在呼吁人们关注肺功能测试的重要性,肺功能检查是一种简单、无痛性的检查,可帮助医生诊断是否患有慢阻肺,并为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预后提供重要依据。肺活量测定法不仅是诊断慢阻肺疾病不可或缺的工具,它更是可用于评测一生中的肺部健康状况。

image.png

在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关于做好202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通知》中,慢阻肺病被正式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这意味着更多的市民和慢阻肺患者将从中获益。

一、什么是慢阻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由气道异常(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和(或)肺泡异常(肺气肿)导致的持续性、进行性气流阻塞所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咳痰)

image.png

二、慢阻肺的典型症状

呼吸困难:慢阻肺最重要的症状,早期仅在体力劳动时出现,后期逐渐加重,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会感到气短。

慢性咳嗽:常为首发症状。早期仅在体力劳动时出现,后期逐渐加重,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会感到气短。

咳痰:通常会咳少量黏液性痰,当发生感染时,痰量会增多,常有脓性痰。

喘息和胸闷:部分患者有明显的胸闷和喘息,此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特异性症状,常见于重症或急性加重患者。

其他症状:如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精神抑郁和()焦虑等。

三、 危险因素是什么?

遗传因素:慢阻肺有遗传易感性,与慢阻肺有关的基因位点众多。

长期吸烟或吸二手烟:烟中的有害物质长期刺激气道管壁,抑制支气管黏膜纤毛的活动,影响肺泡作用。

职业暴露:暴露于职业性粉尘(如:二氧化硅、煤尘、棉尘等)是慢阻肺发病的危险因素。

空气污染:空气污染物中的颗粒物质(PM)和有害气体物质(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和一氧化碳等)对支气管黏膜有刺激和细胞毒性作用。

支气管哮喘和气道高反应性:支气管哮喘和气道高反应性也参与慢阻肺的发病过程。

四、高危人群有哪些

年龄≥40岁。

吸烟或长期接触二手烟污染。

患有某些特定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

直系亲属中有慢阻肺家族史。

居住在空气污染严重地区,尤其是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污染的地区。

长期从事接触粉尘、有毒有害化学气体、重金属颗粒等工作。

在婴幼儿时期反复患下呼吸道感染。

居住在气候寒冷、潮湿地区,使用燃煤、木柴取暖。

维生素A缺乏或者胎儿时期肺发育不良。

营养状况较差,体重指数较低。

image.png

五、怎样及时发现

当高危人群出现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时,需到医疗机构或呼吸专科门诊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筛查,必要时需进行肺功能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提倡40岁及以上人群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高危人群每年检查1次肺功能。

六、如何预防慢阻肺?

1.戒烟

戒烟是所有吸烟慢阻肺患者的关键干预措施,应强烈鼓励和支持戒烟。

2.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避免长期接触二手烟、职业性粉尘和空气污染物等有害物质。

3.肺功能检查

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慢阻肺

4.疫苗接种

推荐慢阻肺患者在身体状况和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及时接种当年度的流感疫苗和23价肺炎球菌疫苗。

5.药物治疗

在急性加重期缓解后,慢阻肺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升级或增加慢阻肺的吸入用药。

6.痰液管理

加强痰液管理,包括强化排痰训练,每日观察痰液性状,如出现排痰不畅或排痰性状改变,应及时就医。

7.康复训练

积极进行康复训练,如呼吸方法训练、有氧运动和耐力训练等,以提高运动能力和改善呼吸困难症状。

8.饮食与营养

慢阻肺患者需保证每日热量供应充足,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控制每日糖分的摄入量,限制盐分的摄入,并适当增加脂肪的摄入。同时,需要补充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以维持身体健康。


image.png

慢阻肺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合理的管理自身健康,提升以预防为主的健康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减轻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供稿:疾控科刘璐

微信图片_2024111508582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