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园地  > 健康生活
7月健康提示——潢川县妇幼保健院 二院
作者:本站 时间:2025-07-01 17:48 阅读:135

7月,天气炎热且雨水增多,细菌、病毒繁殖速度加快,疾病传播风险增加,再加上暑期人们户外活动增多,人员流动频繁,更是加大了健康风险。为保障大家的身体健康,特发布7月健康提示,希望大家做好防护。


重点关注疾病及预防措施:

(一)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斑丘疹、疱疹,部分患儿伴有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 ,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4 - 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

预防方法: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触摸公共物品后;儿童玩具和常接触到的物品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尽量避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减少接触患病儿童的机会;接种EV - A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 - A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显著减少手足口病重症,推荐6月龄 - 5岁儿童尽早接种。

image.png

(二)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蚊虫叮咬感染乙脑病毒的动物尤其是猪后,再经叮咬将病毒传给人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在夏秋季节(7 - 9月)多见。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 ,属于血液传染病。

预防方法:接种乙脑疫苗是预防乙脑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所有适龄健康儿童均应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的要求及时全程接种乙脑疫苗;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家居环境中可以使用纱门、纱窗、蚊帐防蚊,室内可使用蚊香、气雾剂等家庭卫生杀虫剂驱蚊、灭蚊;做好家庭和畜(禽)舍环境卫生,排清可能滋生蚊虫的积水,进入多雨汛期一定要注意定期“翻盆倒罐”清积水;外出活动时应避开蚊虫喜好的阴暗隐蔽环境,穿浅色长袖长裤,也可在暴露部位涂抹驱蚊剂,防止蚊虫叮咬;一旦出现发热、头痛、呕吐、抽搐、嗜睡等可疑乙脑症状,应及早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image.png

(三)狂犬病

夏天是犬伤的高发期,闷热天气,动物尤其是犬类易烦躁,人们衣物单薄,被猫狗抓伤、咬伤的情况增多。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为100% 。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携带病毒的动物唾液或组织而感染

预防方法:科学管理宠物,饲养宠物的家庭办理养犬登记证,及时主动给宠物接种疫苗,同时圈养好自己的宠物;外出遛狗时,应使用犬链、嘴套、犬笼等,以便控制犬类的活动范围和行为,避免犬伤人事件的发生;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流浪动物,不要挑逗、玩弄猫、狗等动物,不要打扰在进食、睡觉或看护幼崽的狗,不要让动物舔舐皮肤伤口;儿童身材矮小,躲避危险能力差,极易伤及头面、颈部等部位,遇到陌生宠物要把孩子抱起来;被狗、猫等动物咬伤后应尽快到附近的规范犬伤处置门诊处理,及时清洗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必要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image.png

(四)食物中毒

7月苍蝇、蟑螂等病媒生物活跃,增加了食物污染风险。食物中毒通常在进餐后短时间内急性发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常见的原因包括食用变质食物、被细菌或毒素污染的食物、未煮熟的食物、误食有毒食物(如野生蘑菇、有毒植物等)。

预防方法:注意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选择新鲜、安全的食品原料,生熟食要分开存放,处理时砧板、菜刀等厨房用具要分开使用;外出就餐时,注意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饭店或餐厅;不吃未烧熟煮透的食物,不吃不干净的水果和蔬菜,不吃来历不明的食物,不采摘和食用不熟悉的野生蘑菇及野生植物;无防护情况下不接触病人呕吐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家庭烹饪时要注意食物的储存和加工方式,剩饭菜要及时冷藏,再次食用时要充分加热。

(五)高温中暑

随着夏季高温天气到来及暑假旅游出行增多,高温中暑风险增高。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多器官功能损伤,并伴有惊厥、昏迷、谵妄等严重临床表现

预防方法:关注天气预报和高温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暑降温准备;高温天气时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时间,尽量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之间外出,如需外出,应做好防晒、降温措施,如戴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携带防暑药品(如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及时补充水分、盐分和矿物质,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可多喝一些淡盐水、绿豆汤、酸梅汤等防暑饮品;穿着宽松、透气、浅色的衣物,利于散热;关注身体健康,增强防护意识,尤其是家中婴幼儿、老人、孕妇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要更加重视中暑预防;如果在高温环境中出现头晕、头痛、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等症状,应立即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用湿毛巾擦拭身体降温,并及时补充水分,若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



来源:疾控科



image.png

微信图片_2024111508582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