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8日是第19个世界狂犬病日,我国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你我共同行动,共筑狂犬病防控防线”,旨在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从你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筑起防控狂犬病的社区防线,将狂犬病疫情持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
一、狂犬病防治宣传核心信息
1.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发病后会出现恐水、畏光、怕风等症状。
2. 狂犬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病死率几乎100%,但做好暴露后预防几乎可以100%防止发病。
3. 犬是我国人间狂犬病最重要的传染源,其次是猫、狐狸、獾等野生动物也是狂犬病的传染源。
4. 流浪、散养犬猫均有较高传播狂犬病的风险。未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家养犬猫也有一定的传播风险。
5. 不要随意接近、挑逗流浪犬猫、野生动物和陌生宠物。
6. 被抓伤、咬伤后应立刻冲洗伤口,并尽快前往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进行规范处置。
7. 提倡依法养犬、文明养犬,外出遛狗拴绳,防止咬伤他人。
8. 给犬猫接种狂犬病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主要措施。
二、暴露后预防处置(PEP)
1. 暴露后规范的伤口处置:越早越好狂犬病暴露后(如被狗、猫等动物咬伤或抓伤),立即、彻底清洗伤口:用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洁剂、专业冲洗液)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约15分钟。
2. 暴露后被动免疫制剂的使用:需要时,尽早使用。所有首次暴露的 Ⅲ 级暴露者,以及患有严重免疫缺陷、长期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剂、头面部暴露的 Ⅱ 级暴露者均应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被动免疫制剂应尽早使用,最好在伤口清洗完成后立刻开始。
3. 暴露后主动免疫:快速起效是关键首次暴露后的狂犬病疫苗接种越早越好,延迟接种可能导致疫苗无法在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前产生足够的免疫保护。鉴于狂犬病100%的致死性,原则上自首剂接种开始抗体阳转率应尽快达到100%。
你我共同行动,共筑狂犬病防控防线 2025年世界狂犬病日提醒我们:预防狂犬病,没有旁观者。无论是暴露后的及时处置,还是选择快速起效的疫苗,都是在为生命争取时间。
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推动社区参与,共同迈向2030年“零狂犬病”的目标!
温馨提示本文仅作科普参考,具体疫苗接种请遵医嘱。如有暴露风险,请立即前往当地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处置!


